□寧陵縣人民醫(yī)院劉孝印
急性腦梗,又稱急性腦梗死,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堵塞,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迅速壞死的一種危重病癥,常見癥狀包括突然一側肢體無力、麻木,言語不清,口角歪斜,視力模糊,甚至意識喪失等。
一旦出現(xiàn)疑似腦梗癥狀,分秒必爭是關鍵,因為每延誤一分鐘,就會有大量的神經元不可逆地死亡,對身體各項功能產生嚴重影響,所以及時治療至關重要。
介入治療的登場,打破了傳統(tǒng)治療的一些局限。以往,對于急性腦梗,多采用藥物溶栓,但藥物溶栓有著嚴格的時間窗限制,一般要求發(fā)病后4.5~6小時內進行,且部分患者還存在出血風險等禁忌證,很多患者因此錯失最佳救治時機。介入治療延長了救治的時間窗,為那些錯過藥物溶栓時間窗或存在溶栓禁忌證的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目前常用的介入手段之一是動脈取栓術。醫(yī)生會在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動脈處穿刺,通過特殊的導管、導絲等器械,沿著血管一路深入,直達腦部堵塞的血管部位。一旦精準定位,就可以使用取栓裝置,像一把精巧的“小鑷子”,將堵塞血管的血栓直接抓住并取出,打通“生命通道”,恢復患者腦部供血。這種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時間窗限制,對于發(fā)病6~24小時內,經過嚴格影像學評估符合條件的患者,依然有望帶來顯著療效。在實際治療中,不少患者通過動脈取栓術,有效降低腦梗的致殘率。
另一種是血管內支架植入術。當患者腦部血管存在嚴重狹窄導致腦梗發(fā)作時,支架植入術就能派上用場了。醫(yī)生會將纖細的支架通過導管送至狹窄部位,然后撐開支架,使原本狹窄的血管恢復暢通,改善腦部血流。這就如同為擁堵的道路架起了高架橋,讓車輛(血液)能夠快速通過,從而保證腦部組織能夠獲得充足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
不過,介入治療并非毫無風險。術中可能出現(xiàn)血管破裂、再灌注損傷等并發(fā)癥,術后也需要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凝血功能等指標,防止出血、支架內血栓形成等問題。而且介入治療對醫(yī)療團隊的技術水平、醫(yī)院的設備條件要求極高,需要多學科協(xié)作,包括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介入科、影像科等專家共同發(fā)力。只有具備豐富經驗的專業(yè)團隊,才能在手術過程中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確保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了解急性腦梗介入救治知識,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抉擇。一旦身邊有人疑似急性腦梗發(fā)作,要第一時間撥打120,記錄發(fā)病時間,讓患者平躺,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通暢,切勿隨意喂藥、喂水。到醫(yī)院后,積極配合醫(yī)生評估,看是否適合介入治療。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114bangong.com/showinfo-108-35006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