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健康>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春夏交替易疲勞,4件事養(yǎng)好精力

    時間:2025-05-09 11:44:32|來源:生命時報微信公眾號|點擊量:248

    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講究“天人相應”,即人在飲食起居上順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才能身體健康。

    春夏交替,不少人可能會感覺疲乏、脾胃不好,實際上這與時令有關,需要“養(yǎng)陽”。

    春夏交替易疲勞,4件事養(yǎng)好精力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春夏交替之際做哪些事能補足精力。

    受訪專家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中醫(yī)科副主任 劉承

    春夏交替,更容易乏力

    現(xiàn)在正值春夏交替之際,早晚涼爽如春,中午則已炎熱如夏。

    臨床上,醫(yī)生發(fā)現(xiàn)逐漸多了一些主訴乏力、體倦的患者,這些人大都兼有脾胃不和,納呆胸悶,自覺像是感冒了,這些表現(xiàn)與時令節(jié)氣有關。

    天氣驟然轉熱,人體陽氣外越,體內頓覺空虛,這是氣陰不足的表現(xiàn)。要補足氣陰,還需在養(yǎng)陽方面下功夫。

    中醫(yī)認為,陽氣是生命的動力,人體的陽氣就像天空中的太陽,沒有太陽萬物就缺乏生命力。“陽化氣,陰成形”,所以陰氣的化生必須依賴陽氣。

    保護陽氣、減少陽氣損耗,是培補人體正氣、抵抗衰老的重要奧秘。

    春夏交替易疲勞,4件事養(yǎng)好精力

    “養(yǎng)陽”到底是養(yǎng)什么?

    “春夏養(yǎng)陽”的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黃帝內經》中,指春夏之時要順應生長之氣養(yǎng)陽。春季是陽氣生發(fā)之際,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jié),在自然界陽氣旺盛的時候要順時而為,宜于養(yǎng)陽,也易于養(yǎng)陽。

    陽氣具有溫暖、推動、防御等功能,養(yǎng)好陽氣可以幫助調節(jié)人體陰陽平衡,提高身體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預防疾病發(fā)生、控制疾病進展,實現(xiàn)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

    陽氣充足,人體各項功能才能正常運作,免疫力也會增強。反之,陽氣不足會導致寒濕內生,抵抗力下降,冬季容易生病。

    除此之外,春夏季節(jié),人們活動增加,出汗增多,人體陽氣趨于體表,內部因此是虧虛的,加之食冷貪涼的習性,陽氣易于消耗,養(yǎng)陽更加重要。

    4件事幫你補回精力

    春夏順時而養(yǎng)可使陽氣充盛、精力充沛,有助于促進秋冬收藏陰精。

    睡眠 晚睡早起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夏三月……天地氣交,萬物花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氣得泄”。這句話告訴我們此時應該晚睡早起。

    由于夏天太陽升得早,早晨空氣清新,氣溫又相對較低,晚睡早起可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對增強體質有益。“晚睡”不等于熬夜,建議不要晚于23點。

    晚睡早起不可避免的會使睡眠時間減少,因此在中午,尤其是暑熱最盛之時,適當午睡既可避炎熱,又可消除疲勞、補充體力,甚至減少多種危險病癥的急性發(fā)作。

    艾灸 腹、頸、背、腿是重點

    夏季養(yǎng)陽的另一個重要養(yǎng)生方法是艾灸。艾是自然界陽氣最足的植物,可以用艾條溫灸以下部位,對于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效果非常好。

    腹部的關元、中脘

    春夏交替易疲勞,4件事養(yǎng)好精力

    頸部大椎

    春夏交替易疲勞,4件事養(yǎng)好精力

    背部的至陽、脾俞、腎俞、命門

    春夏交替易疲勞,4件事養(yǎng)好精力

    腿部的足三里、三陰交

    春夏交替易疲勞,4件事養(yǎng)好精力

    溫食 首選清淡、易消化食物

    夏季人體陽氣在外,陰氣內伏,消化功能相對減弱,容易導致人體營養(yǎng)代謝的失衡,甚至引發(fā)相應的營養(yǎng)缺乏癥或其他疾病。

    夏季的飲食調養(yǎng)既要注意消暑,又必須顧護人體陽氣,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健脾助運的食品,如牛奶、西瓜、黃瓜、冬瓜、玉米、綠豆、小麥、豌豆等;適當吃些苦味、酸味和咸味的食物。

    夏季整體的飲食原則不能忽視“溫食以助陽氣”。比如喝稀粥既能止渴除熱,對身體因大量出汗而消耗的陰津又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yǎng)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

    春夏交替易疲勞,4件事養(yǎng)好精力

    防寒涼 以熱制熱

    夏天人們常會納涼消暑,比如不間斷吹空調降溫。但中醫(yī)提醒,夏季過度貪涼、不出汗其實很傷陽氣,“熱養(yǎng)生”很有道理。

    比如,夏季中暑或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時,通常會用到中成藥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水主要由藿香、半夏、陳皮、茯苓、蘇梗、厚樸、白芷、生姜、大棗、大腹皮、白術組成,這些藥材都屬于辛溫性質,沒有寒涼藥。

    這種“以熱制熱”的做法之所以有效,原因在于夏季人體出汗多,陽氣隨汗液宣泄太過,以至于體內陽氣虛衰,或者由于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食冷,致使體內寒濕過甚,此時必須用溫熱之品,以免寒涼邪氣侵害人體陽氣。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114bangong.com/showinfo-108-35364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2. 責任編輯 / 詹云清

  3.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4. 終審 / 平筠
  5. 上一篇:運動是加速衰老,還是延緩衰老?真相揭開
  6. 下一篇:世界防治肥胖日 專家支招科學防治肥胖
  7.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国产深夜无码视频在线,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AV在线极速不卡